2025-3-6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2024年,由于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铜价一度创出历史新高,再生铜市场供需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再生铜进口量达到225.0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3.3%。根据安泰科调研数据,国内再生铜回收量增长16.2%。从需求端来看,虽然再生铜直接利用稳中略降,但再生铜间接利用大幅增长34万吨,或增长15.6%,整体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
再生铜进口和国内回收都面临压力
从供应端来看,自2024年11月中下旬开始,国内很多大型贸易商暂停了从美国进口再生铜原料。1月份特朗普正式就任后,虽然中国暂时没有对铜的相关产品采取反制措施,且一部分贸易商1月份逐步开始重新进口美国的再生铜原料,但是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和中国反制措施等不确定性的担忧依然存在,贸易商报价偏低,实际操作的数量也偏低。同时,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行为,致使1月末以来COMEX铜价相对LME铜价出现溢价,导致从美国进口再生铜成本骤增,抑制了贸易商的进货情绪。
1—2月份的海关数据尚未公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考虑船期因素,1—2月份相比去年末进口行为暂停的实际影响逐步显现;二是更高的美国铜价也造成美国的废铜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因此,1月末以来,几乎没有美国货源到港,且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后续由于美国“232调查”的影响,美国铜的溢价短期内恐很难收窄至合理范围,还将继续抑制从美国进口再生铜原料的意愿。
近两年,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再生铜原料进口来源国,我国从美国的直接进口减少后,即便进行中转进口,也要考虑进口价格高、运费和其他成本增加的压力,从而导致我国2025年全年都可能面临进口端的挑战。
从国内回收情况来看,由于2024年铜价一度快速拉涨,创出历史新高,国内再生铜原料库存大量释放,若2025年国内废铜拆解报废能力未出现明显增加,则今年可产出的再生铜原料增量将较为有限。由于我国再生铜进口端面临极大不确定性,2025年,国内再生铜原料供应增长将明显弱于2024年。
再生铜直接利用需求受压制 间接利用需求旺盛
再生铜直接利用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据初步了解,2025年,我国再生铜加工新增产能有可能超过100万吨,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区,将带来国内废铜供应持续紧张,同时,还要面临冶炼企业对原料的竞争。再加上反向开票政策影响,考虑到当下直接利用废铜企业的利润率极低,其开工率很可能进一步回落。
由于铜精矿加工费极低,矿端供应紧张,冶炼企业对废铜原料补充的积极性仍会很高,间接利用的需求还会继续增长,并带动总需求继续增加。
综合来看,2025年以来,再生铜市场面临着供应偏紧、成本高企等不利局面,以目前情况来看,这种格局很可能贯穿全年。
从中短期来看,美国“232调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年内大部分时间都会对再生铜原料进口成本上升和价格剧烈波动带来冲击。此外,随着欧洲和日本等地区对再生原料的重视日益增长,虽然东南亚等地区承接了部分再生铜产业转移,但对再生铜原料的需求也在增加,全球范围内再生铜原料的争夺将不断趋于激烈,可能导致中国进口再生铜原料溢价或成本上升,一些主要依赖进口原料的企业将面临较大压力。此外,再生铜杆近年来面临的需求端偏弱等格局也将维持,再生铜的直接利用企业将面临成本高企、供需两弱的困境。由于间接利用端需求将保持旺盛,再生铜市场整体还将保持供应偏紧的格局。
从长期来看,当前,进口端面临的种种压力和挑战将有望推动我国再生铜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进程,随着中国再生回收体系建设的完善和相关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加快,再生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废铜回收、原料加工将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技术现代化方向发展,国内废铜回收不仅能弥补进口端的减少,还将成为国内废铜供应主要来源和铜原料供应的重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