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启东是安徽九华新材料公司铅分厂制酸脱硫工段一名操作工,今年50多岁。在压滤岗位上,他努力查隐患、练技能、降能耗,在平凡岗位上散发“能”者之光,获得该公司2024年度岗位能手称号。
查隐患事无巨细
彭启东每天在上岗前,总要对设备做仔细检查,这份坚持,不仅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安全的执着,让隐患无所遁形。
一次,他在压滤作业前,看见压滤油缸进口管上有细微的漏油迹象,微不足道的这一瞬,他发现了隐藏的隐患。彭启东深知,若不及时处置,这小小的漏油点将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压力系统失衡,进而在压滤过程中酿成喷浆危害——不仅产品质量受损,设备也可能遭受重创,甚至危及员工安全。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上报并与维修团队配合,快速排除了这一隐患,成功避免了一次潜在的生产风险。这一行为,让他在该公司隐患排查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彰显了彭启东作为一线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巧操作事半功倍
彭启东的技艺不仅体现在隐患的发现上,更在于他操作技能的娴熟。
在压滤卸渣过程中,冲洗滤板是一项看似简单却极富挑战的任务。简单在于动作本身,复杂则在于如何高效完成——必须将每一块滤板四周冲洗干净,防止下一机压滤时浆液喷溅。这项任务,对操作者的技巧和经验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彭启东在操作时,仿佛与设备融为一体,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优雅。他手中的冲水管如同画家的画笔,在滤板上勾勒出一道道均匀的弧线,每一块滤板都在他的巧手下被冲洗得干净而高效。他冲洗一机57块滤板上滤渣,平均比其他员工快3分钟。这3分钟,看似短暂,却在日复一日的生产中累积成了巨大的时间优势,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他的娴熟技艺,如同磁石般吸引着同事们的目光,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楷模。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工段工作效率提高了15%,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9%。工友们常说:“有彭师傅在,我们干活都更有劲了。”
降能耗集腋成裘
彭启东的优秀并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个节能降耗的践行者。在日常工作中,他总能发现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能节约资源的细节。
每当他离开操作台时,总会习惯性地关掉台上的灯。这个小小的举动,虽然每次节约的电量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一月竟能节约用电10度,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节支。除此之外,在生产结束后清理现场时,他用桶接满生产水,然后在水里清洗拖把,这样一来,一个月下来可节约用水3吨。这10度电、3吨水,对于整个公司来说,微不足道,但彭启东却坚持认为,节能降耗,人人有责。他说:“我们每个人的小小努力,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彭启东的这种节能意识,逐渐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大家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遵循该公司“避峰就谷”用电要求,在地坑排水时,尽量安排在夜间操作,以减少高峰期用电负担,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该工段2024年用电量较上年下降了10%,为该公司的绿色发展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彭启东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乐于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巧,耐心指导新入职的员工和年轻同事。每当有新入职的员工遇到难题时,他都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工段形成了“比学赶超”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彭启东,一个普通的压滤工,却用他的敏锐、匠心和节能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他的事迹,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每位同事的心田,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接下来他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企业发展再立新功。
(江礼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