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当笔者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发现不远处的铜冠矿建公司冬瓜山项目部职工食堂的灯已经亮起。“肯定又是刘春苏提前到了!”笔者走进职工食堂准备查看一下备餐情况。只见项目部食堂班长刘春苏身着炊事服、头戴厨师帽,正在灶台间忙碌穿梭,手中的锅铲仿佛指挥棒,为即将到来的用餐早高峰“奏响序曲”。
勇于扛起千钧担
2018年,刘春苏初到冬瓜山项目部食堂时,食堂后厨设备陈旧,人手短缺。作为一名仅有家常烹饪经验的“半路出家”者,她深知肩上责任之重,“矿山工人干的是体力活,吃不好饭,哪有力气保安全、赶进度?”为快速提升技能,她跟着老师傅学颠勺、练刀工。担任班长后,她积极研究营养搭配,将食堂菜谱从“老三样”拓展到每周20余种菜品,荤素搭配、南北风味兼顾。工人们笑称:“刘班长的菜谱比矿山的巷道还丰富!”为了让工友们吃得放心、舒心,刘春苏每天坚持早起,挑选新鲜蔬菜、肉类,严格把控食材质量。采购回来后,她便一头扎进厨房,开始准备班中餐。洗菜、切菜、炒菜……她动作娴熟,一丝不苟。
巧手织就温情网
面对“众口难调”的难题,刘春苏自创“三看工作法”:看天气定菜谱,三伏天添凉拌苦瓜,数九天增羊肉暖汤;看进度调分量,掘进队攻坚时加足荤菜,铲运队夜班备好夜宵;看脸色问需求,发现谁剩菜多就悄悄记下他们的口味。为了让工友们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她总是掐着点下锅,保证饭菜出锅时热气腾腾。“刘班长做的饭菜,有家的味道!”工友们对刘春苏的厨艺赞不绝口。一道道家常菜,包含着她对工友们的关心和爱护。
柔肩撑起半边天
在男性占95%的矿山项目工地,刘春苏把五名女工拧成“一股绳”。切菜工王姐丈夫患病,她主动顶班两个月;面点师小赵孩子升学,她熬夜帮忙整理复习资料。当年轻女工抱怨“整天围着灶台转没出息”,她总是轻抚着被油烟熏黄的厨师帽说:“咱们炒的每道菜,都是矿工兄弟们‘开山拓路的能量棒’。”
在刘春苏的带领下,铜冠矿建公司冬瓜山项目部职工食堂窗口飘出的不只是饭菜香,更有一份扎根平凡岗位的巾帼力量,正伴着矿山机械的轰鸣声,谱写出新时代劳动者的动人乐章。
(许强 曾红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