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毕业生朱戡在铜陵有色工作、成长经历自述

朱戡,男,1990年2月出生,2013年6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现为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副矿长。
走出大学校门,我已在亚洲最深的坑采铜矿耕耘11载,从入矿时跟随爆破工师傅穿梭于迷宫一样的巷道、采场内,到绘制一份份布孔、爆破、采准设计,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再到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一线工区副区长,再到现在成为全矿生产的管理者,工作角色不断转换,我身上早已深深烙上矿山人的印记。
2013年入职后我先后被分配到掘进二区、采矿工区,先熟悉掘进采矿流程。在中深孔班,班长见我戴副眼镜且较瘦弱,特别照顾我,嘱咐要跟紧他。看着师傅们搬运钎具、悬挂电缆,忙得汗流浃背,我也拿起铁锹、编织袋清理岩渣,不知不觉中汗湿全身,班长见状说我是“大学生矿工”。实习期间,我主动要求轮流到出矿班、采矿班、技术组等各班组实习,师傅们和领导们都认可我这种不怕辛苦、扎根一线的劲头,纷纷向我传授操作经验,教导制图技巧,很快我就掌握井下采掘工艺流程。
基层管理,我学会宽严相济。2017年底,我被提拔为采矿工区副区长,派班安排工作不能含糊,发现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更不能手软,对不安全行为我采取分析式通报,让职工做安全上的明白人。但当职工工作或生活遇到困难,我也会积极地沟通协调,解决他们的诉求,改善他们的作业环境。认真而又包容的工作风格使我得到职工和领导的认同。同时,基层经历让我有了学以致用的舞台,通过爆破中剖图实态共享提高班组长识图能力,降低了沟通成本;通过建立月度采场衔接横道图,使工区的生产计划编排变得清晰易懂,模板沿用至今;通过质量管理,让职工参与质量验收,严格凿岩质量考核,促进全员质量管理深入人心。
全矿生产,使我眼界大开。2020年5月我担任生产部部长,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挑战,有近一年时间我泡在地表井下现场,基本无休,熟悉矿山生产“九大系统”以及选矿、脱水、排尾等工序,得益于新岗位的锻炼我迅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边界。上任后,为既能保证完成出矿计划总量,又能促进均衡生产,分阶段实施“计划供拉矿劳赛”,促进工区有计划供拉矿,使原矿品位性质稳定;为提升矿废石管理,通过视频监控、计量比对、验收统计、严格考核等多种方式交叉管控,取得较好效果;在2021年夏季汛期前,我绘制了全矿雨污管网图,下雨时穿行在矿区的各个角落,撬开一个个井盖,查找管网的薄弱环节,详细制定矿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并实施;2021年年底大修40天,是冬瓜山铜矿建矿以来时间最长,项目最多的一次大修,责任重大,压力巨大,通过提前对全矿系统单位设备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合理安排各个项目检修时间,绘制检修进度计划表和井下地表溜井矿仓空间时间关系图,使大修工作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
2022年夏季,铜陵市压限电影响前所未有,我与机动部门一道梳理全矿用电设备及系统,制定并发布四级不同用电负荷下的生产预案,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所受影响。随着矿山生产年限的不断加长,现有压风、供水、供电、排泥、泄漏通讯、监控系统等系统不断老化、复杂化,对生产时有影响,我组织专人对各系统专项进行重新梳理排查,成图存档,优化改造。例如对压风系统实现按需供风、实时监控等,使之达到稳压、节能;对供水系统实施闸阀编号、分区供水制度等,提高供水可靠性并减少浪费;对泄漏通讯进行延伸建设、整改隐患,提高通讯覆盖率。
成长于矿山,育人予矿山。我带动部门职工及时发现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通过改造工艺或管理梳理进行解决,多次获得矿合理化建议奖项及专利一项,有效激发职工创造性,提高职工获得感。同时做好调度系统的人才培养、使用接替工作,实现调度人才持续发展,逐步形成调度系统培养教程资源。此外逐步形成矿内新提拔基层单位副职的系统掌握、值班技能的培训教程资源。
作为共产党员,拼搏奉献是我的本色;作为青年员工,勤学善思是我的本性;作为管理人员,守正创新是我的本能。入矿以来的多岗位锻炼,我始终将“事上练”、“致良知”作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珍惜每个岗位的历练机会,多经事、不退缩,在谋事干事成事中挑战自己,提升本领,坚韧定力,不负组织信任与培养。2013年至今,我多次受到集团公司、冬瓜山铜矿的表彰,曾获得过集团公司优秀团干,矿“标兵”、矿“功臣”、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站在集团公司发展的新高地上,我始终牢记自己产业报国、实干兴企的使命,始终牢记自己与有色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始终牢记自己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情怀,让我们的韶华在铜陵有色的奋斗中光彩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