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谢剑才在铜陵有色工作、成长经历自述
谢剑才,男,1983年10月出生,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为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
我是2006年来到铜陵有色的,一晃18年过去了,从一个懵懵懂懂刚毕业的学生“突然”变成了中年大叔,回首这将近二十年岁月,有苦有乐,有永怀感激之人也有刻骨铭心之事,有得意之时也有失落之刻,当然也有一些感触,略作记述以表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是最可宝贵的。珍惜时间,努力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认真过好每一天。记得刚上班不久,我分到金隆公司熔炼课,从事铜闪速熔炼工作,闪速熔炼有备料、干燥、装入、闪速炉、锅炉等多个系统,设备成百上千件,面对这套庞大的系统,我心中发怵。我应该从哪里入手?要花多长时间才能了解掌握它?有一天,读到《人性的弱点》中的一段话,轮船有一种水密舱的设计,舱与舱之间完全隔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个独立密封完好的舱室,形成整体水密舱,就能保证轮船浮游江海。同样的道理,我只需要一天搞懂几个设备,一天天不断累积,一个系统、两个系统……在头脑中就逐步建立了闪速炉工艺完整的系统模型。对于困难复杂的问题,可以利用分解的方法,将它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再一个个研究、一项项解决,我就能够解决乍一看超出自己能力的难题。有一次,我碰到闪速炉投料系统干矿流态化问题,干矿颗粒比面粉还细,水分也很小,只要动压超过临界点,就会像水哗一下大量的淌走,投料量突然由每小时85吨突然增大到140吨以上,会降低干矿反应效率,从而堵塞排烟系统。干矿流态化涉及到计量系统、排气系统、冲击力消除装置、螺旋给料机。我针对每个系统进行优化,观察效果,再改进,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持续努力最终解决了问题。在工作中,碰到过不少困难,有时候连续加班,会觉得累了,不想动了。这时候,我会放下具体事情,静静地想一想,一天不过24小时,睡一觉起来又是新的一天,只要每天都竭尽全力去干、想方设法去解决,一点一点改进,问题总有解决完的一天,困难总会过去的。困难只要不能打倒我,就会使我更加强大。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上学时喜欢看武侠、玄幻小说,喜欢读文史哲。好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同作者安静地对话,仿佛有一个人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工作中,有时候会有理想与现实、待人接物、怎么管理才是合适的等各种各样困惑,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我记得在《苦难辉煌》一书中,其中有林彪的《怎样当好一个师长?》,深受启发。他讲了 “九要”,“一要勤快。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读好书是人生唯一的捷径。我学的是热能专业,刚上班对铜冶炼完全是门外汉。我找到了贺祖齐写的《现代铜冶金学》,对照现场设备反复多次看,帮助很大。为了解决渣含铜高的问题,我在网上检索相关论文,渣含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精矿怎么配料更合理,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我快速理清思路。为了解决干矿流态化问题,我认真消化英文设计资料和相关培训资料,同时请教机械、仪表点检员,哪些因素会影响螺旋给料稳定性、传感器计量精度。当然,给我最大的帮助的是熔炼课的各位前辈们。他们将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技术,无私地、不求任何回报地倾囊相授!
心怀感谢之心。铜陵有色是一个温暖大家庭。我老家在湖南,只身一人来到铜陵,领导们、前辈们、同事们给了我家人一样的温暖,不仅仅是在工作上指导,生活上也非常关心。过年过节他们担心我孤单,把我带到家里或是三两个同事一起过节,终身大事也有很多前辈关心。现在我有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女儿,还能够好好孝顺父母,这都是公司给的。我感谢铜陵有色,感谢亲爱的同事们,我也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能力回报公司。
不断追求进步,永不停步。金隆公司1997年投产时,年产能只有10万吨,经过二十多年不断的技术改造,年产能提高到46万吨,闪速炉反应塔作业强度世界领先。金冠铜业双闪48万吨扩产改造产能世界第一,正在建设的铜基新材料50万吨闪速炉设计规模又是世界最大的。这些都体现了铜陵有色冶炼人对冶炼技术的不懈追求。今天的成功是昨天努力的结果,今天更加努力明天才能继续成功。金隆将沿着绿色冶炼的方向,进一步挖掘冶炼产能,继续深入开发多种金属综合回收技术,加快建设铜冶炼智能工厂。
工作是一种修行。工作可以挣钱,可以养活自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完善自我的修行。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讲话带湖南口音。冶炼厂需要多专业协作,包括安环、工艺、机械、电仪、化验等,公司管理层面还需要商务、财务等,这就逼得我必须与各类人交流、协作,也必须纠正口音。工作促使我提升各方面能力,将自身与公司融为一体。心怀感谢之心,认真过好每一天,不断追求进步,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